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>>
感想·随笔
顺应是最好的陪伴 (成都宁养院义工 黄玉琳)
发布时间:2022-5-25
2022年5月20日,我们志愿者团队计划服务患者李叔叔,李叔叔是5月9日宁养义工向雪梅老师与宁养院老师一起家访时介入的个案。雪梅老师描述,李叔叔的家尽管不是很大,但却很干净,门楣上有政府发的军人之家的牌子。由于今天是520,雪梅老师特意为家属买了一束花。
到了家中,发现李叔叔呼吸很困难,喘气很费力,但意识清醒。雪梅老师看到我和晓华老师坐在李叔叔床边,她就把李叔叔的爱人廖阿姨叫出去了,晓华老师很及时的也跟了出去。我是第一次见到李叔叔,相对比较陌生,又无法聊天,感觉不知道怎么缓解他的痛苦。正局促不安间,想到了音乐,我就给他说:“你一定很难受,我们听听轻音乐好不好?”于是把手机打开找到一首轻音乐很小声的播放。他抬手费力地对我摇,他不喜欢,我急忙把音乐关上。想到“同频共振”,我轻轻地摸着他的手,又想到李叔叔是军人,便想到李叔叔一定对军歌很有感情,于是先同频呼吸,然后轻轻地哼着《咱当兵的人》这首曲子,重复简单柔缓的曲调。慢慢地,房间静下来了,李叔叔也渐渐安稳下来。
这时雪梅老师和李叔叔的姐姐来到了李叔叔的床边。李叔叔的姐姐每天都会来看弟弟,让廖阿姨休息一会。谈到李叔叔当兵事宜,李叔叔的姐姐就开始夸自己的弟弟曾经的辉煌历史:小学是梧桐树小学,中学是七中,七中考上跳伞兵,非常优秀。李叔叔听到这些,内心一定很自豪吧。
家访结束,李叔叔姐姐与我们告别,我们与李叔叔和他姐姐道别,我轻轻搂着李叔叔的姐姐说“好姐姐!”她含着泪花说:“姐姐只有今生的缘分,没有下一世的姐姐了。”我也深有感触,从5月9日我们介入李叔叔的服务到现在也不过11天时间。雪梅老师说:“那时的李叔叔还是一个很精神的人。”11天过后的今天来探望李叔叔,李叔叔呼吸已经这么费力了,真是每一次陪伴有每一次陪伴的样子。
我想,把每一次陪伴都当成最后一次陪伴,放下“我要做什么”的执念,没有预设,顺应此时此境就是最好的陪伴。

备注:图片源自网络。
文:黄玉琳/编辑:贾艳皊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