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我轮转宁养院的第四天,天气多云转晴,气温25-33摄氏度,对于7月的西安,是不可多得的好天气之一,正好安排我跟随老师去家访患者。在我轮转宁养院前,我对宁养院始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一度认为是终末期癌症患者度过最后时光的病房。来了之后我才逐步认识到,我并没有完全错误,宁养院确实是服务于终末期癌症患者,但主要是以提供止痛药物为主,服务内容包括问诊、开药、家访。家访正是我们一行人今日的任务,不同于简单的寒暄,宁养院的家访工作除看望患者外,还要记录患者的病情、药物余量,并针对患者的病情提供居家医疗服务。
带上今日家访患者的病历,拎上我们的医疗包,登上宁养院的专车,我们一行人开始了今日的行程。汽车驶离城市,喧嚣渐渐消散,道路两边的风景也悄悄发生了变化,钢筋、水泥、玻璃幕墙变为了绿油油的田野、高大的行道树、潺潺流淌的小河和远处高大的秦岭。迎面而来的秦岭越来越清晰,我们即将到达今日第一站:长安区某村的一名患者家中。
这位患者是一位初诊的高龄晚期肺癌患者,肿瘤已广泛转移,骨转移及肿瘤浸润、压迫神经的疼痛深深折磨着这位老人。我们走进门后,老人开始哼哼着叫痛,面容看着十分痛苦,询问过家属,我们得知今日老人已经按时吃过阿片类止痛药物。我的第一反应是止痛药物是不是剂量不足,但老师似乎有不同的看法,她认为患者的疼痛可能有心理因素在。在与患者沟通过病情后,我们开始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,暂时把患者“晾到一边”。这时患者慢慢开始不再痛苦的呻吟,面容也逐渐恢复正常,回想刚刚进门前,患者并未哼哼叫痛,在我们进门后患者才开始“剧烈疼痛”。
后面结束家访,与老师沟通交流后,我了解到,这位老人是临床诊断的晚期肺癌,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、一般状况差等一系列原因,家属们决定对患者隐瞒病情,不再进一步检查及治疗,主要靠阿片类止痛药缓解痛苦,给患者解释就是肩周炎之类的关节病,回家静养就行。我想,患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思想,他通过自己的症状和所吃的药物,多多少少能猜到些许病情,或许会怀疑家人是否放弃了自己,会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,会怀疑自己可能会拖累家庭,也有对生命的渴望,也有对子孙未来的期望与担忧。他痛苦的呻吟,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外,也掺杂着心理的痛苦。生理上的痛苦可以给予止痛药来缓解,心理上的痛苦即使给予抗焦虑与抗抑郁药物,对一些患者可能也很难缓解。心病还需心药医,患者心理上的痛苦,还需要家属对患者的理解、关心与照料,还需要我们全社会关注这类人群,为他们“医治”心理上的病痛。

笔者 (穿绿马甲) 在探访宁养院患者时与患者家属一起欣赏院子里的花草